说起渭南特产红提,您肯定会脱口而出临渭红提,可是我们渭南还一个地方的红提是一点也不比临渭红提差的,是哪里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咱们渭南葡萄的品质我自然不必多说,我们渭南葡萄的产区有临渭产区、华阴产区当然还有我们今天来到的合阳产区。大家看我的手里拿了一串葡萄就是咱们合阳坊镇的一串普通的葡萄,看起来是个大、果红,我先尝一下。
就人家这葡萄四块八一斤还不带商量的。
这到底是谁种的葡萄,在十月下旬的时间还能卖出将近五块钱的价格,他的园子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杨师傅你好,现在在十月下旬这个季节,客商给您出了四块这个价格,这个在咱们合阳坊镇当地来说是算高的价格,还是低一点的?比较高一点。那客商是来自哪?客商重庆的。
那为什么能给您出这么高的价格?
我们这有机,再是棚里面的,冷棚里面,果粉什么都比较好果面是也好。
来到杨师傅的园子,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这葡萄真的是很漂亮,颜色均匀不说,这果个看着都吸引人。
还有刚才有人说,一直在夸您果子的果个大小,说您这个单果,这个颗粒比较大,这个都是在十四五克,十三四十五克,一般情况下标准的是多大的?标准克数就是十一二克。
刚才我们说杨师傅的葡萄是卖到了四块八一斤,而且这客商还争着抢着要来收购,可见杨师傅的葡萄在市场上是非常受欢迎的,那么客商为什么愿意出比市场价高出将近两块钱的价格来收购呢?
客商:你看这个果子果粉对不对,我们做这个水果的,第一这个红提我们看就是看果粉,果粉你看这它能到这样,基本上颗粒均匀的话,就是上品果了。
别看杨师傅现在种葡萄种的是风生水起,可是在他刚开始种葡萄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一番情景。三年前,年轻时一直打拼杨海钦决定回乡创业,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决定在村里种葡萄,完全是一个门外汉的杨海钦一下种了八十亩,可是第二年带来的不是效益,而是当头棒喝。
反正是很灰心,都有点灰心都不想弄了。最后碰到师老师,渭南的师老师,师德元给我指导了一下,你当时都不想弄了,那为啥又反过来,又弄这个东西?
经过专家指导,肯定是没前功尽弃。
当时人家给你分析?,你这个葡萄是为啥会产量低,为啥是第一年情况不太好?
一个是没有设施,病虫害比较多,没有这个大棚设施,没有大棚设施冷棚,再是没有水肥没施科学,施不合理。
经过专家的考察指导,发现杨师傅的园子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设施简陋上。
他这个大棚这个设施,一个是尤其在红提上,红提因为刚才不是说了它背面没有刚毛,很容易感染霜霉病。霜霉病对这红提葡萄来说是毁灭性的一个病害,但是大棚搭了以后,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好解决。
杨师傅的葡萄长得好,原因是人家这葡萄肥上的也好,杨师傅给他的园子上的都是上好的有机肥。
我这有机肥要上一吨,二十五袋每亩地,到三十袋之间。
要说给葡萄上有机肥好我们都知道,可是您这每亩上一吨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咱现在推荐这个设施以及露地里有机肥,为什么比较好的有机肥,要推荐使用一吨,推荐使用一吨。这样够了以后,它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自然环境的营养,即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又不影响根部的吸收,而且这些营养它是全的,这营养是无害的。
除了上足够的有机肥,在葡萄管理的各个时期都要控制各种大量元素化肥的施入。
催芽的时候,前期需要的氮比较多,磷和钾都比较少,那么就采取高氮的低磷低钾的。当花后也就是这个,开了花以后,这果子准备落住了,这个时候应该加强减少氮的使用,增加磷的使用,和增加钾的使用。在转色膨大期更要加大钾的使用,当然这是一环套一环。所谓加大了它的这个使用,要在范围之内。
在科学种植的理念之下,杨海钦的园子有了质的飞跃,自己也获得了各种荣誉。杨海钦自己种葡萄挣了钱,还不断的给乡亲们推荐科学的种植方法,让乡亲们也一块跟着致富,现在的灵井村已经发展了数百亩的设施红提。
现在就是在这近几年,想引导群众发展设施红提,计划是发展到一千亩左右,
要想申请市级省级园区。
看来这年头要种好葡萄,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一定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