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神话的大圩范本

从年举办第一届葡萄节开始,到年葡萄产业造就2.6亿元综合产值,短短13年,安徽合肥大圩镇完成了从一个传统农业小镇到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的嬗变,创造了全国罕见的葡萄神话。不过,大圩人并没有满足现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们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这一次他们瞄准的目标是“中国最美都市乡村,国际品质生活高地”。正如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所说,“传统农业是以葡萄果实作为交易,将来我们会让葡萄整个生长过程都能产生价值,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葡萄让小镇华丽转身安徽农民历来有创新的传统。年,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0年后的年,穷则思变的大圩镇新民村村民李道云和慈云村村民鲁贤德,分别在自家的院子里栽上了一株巨峰葡萄苗,成为了大圩栽植葡萄的开创者。他们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一棵小小的葡萄苗会给父老乡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告诉记者,当地人最初也种植过白桃、冬瓜、西红柿等多种经济作物,但经过多年试种,他们发现葡萄最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葡萄果型小,呈穗状,颜色多种多样,符合人的审美价值,并且皮薄多汁有营养,比西瓜、桃子等水果有优势。因此,葡萄是发展观光农业的首选。”到年大圩镇发生洪涝灾害之前,慈云和新民两村种植葡萄已达到多亩到年,合肥市打造滨河大城市圈,市民开始有了周末度假的需求。而大圩镇位于合肥市东南方向,东临南淝河,南濒滨湖森林湿地公园,北部紧邻包河工业区,西与义城街道隔十五里河相望。由于大圩镇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质的土壤条件及圩区内特有的地下水资源环境,当地百姓通过种植葡萄打开了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片新天地。到年第一届葡萄节之前,葡萄种植规模已经迅速扩大达到了亩,大圩葡萄的名气随着每年一次葡萄节的举办,在合肥周边地区小有名气。年,大圩出台《大圩镇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决定》,提出改变一油一稻的传统产业模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都市农业的逐步升级。这几年,大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面积达到2万多亩,形成了瓜果采摘、观荷采菱、树木苗木、优质蔬菜四大特色基地,仿佛一个天然的农家大超市,成为合肥市民的菜篮子、果篮子。大圩葡萄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在支撑。当地镇、村每年都举办几期果树技术培训班,邀请省里的果树专家教授来讲课,不断提高农民种植葡萄的技术水平。从年起,他们成立了大圩镇葡萄协会,近年又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互助活动,帮助果农代购农药、化肥、果袋等;年包河区委组织部抽调8名农技人员,到大圩有关村任科技副主任,在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大圩葡萄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控产提质,大圩镇的葡萄种植规模稳定在1万亩左右,有夏黑、醉金香、巨玫瑰、玫瑰香、金手指、阳光玫瑰、美人指、红提等20多个品种。几十年来,大圩葡萄的口感不但没有变差,反而越来越甜。经检测,大圩葡萄和周边地区葡萄相比,含糖量较高,其中夏黑达到了24%,巨峰也有16%,这些都要归功于“减产”措施。过去农户们只想着产量高,没考虑过品质,一亩能产0多千克,但卖不上价,批发价才五六毛。控制产量后,亩产降到千克,优质果可以达到90%以上,口感明显变好,也能卖上价了,农户的收益也就多了。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告诉记者,“我们还有闲置土地,但我们不会扩大种植面积。附近乡镇葡萄种植面积很大,有的能达到10万亩,但只能卖到2元钱每千克,我们发展方向不一样。我们要做非常高端的采摘体验,就要控制面积,丰富种植品种,提升品牌和品质。我们在葡萄种植方面非常自信,不是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大圩葡萄的新出路大圩的发展经历了追求葡萄数量的第一阶段,追求单产的第二阶段,如今已经发展到追求葡萄品质和品牌的第三阶段。经过不断摸索,大圩葡萄种植也开始有了一套标准,为今后大圩葡萄的品牌化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大圩“鲜来鲜得”葡萄生态园,记者看到,虽然室外气温很高,大棚内却凉风习习。利用天然的空调系统,模拟葡萄生长的环境,先进的栽培理念,让这里成为合肥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也成了大圩葡萄的“样板间”。负责人贺明伍介绍,他整合江浙沪等地的先进种植经验,借鉴江苏的优良品种、浙江的先进栽培设施和上海的果实采摘互动体验方式,“采用H型省力化栽培方式,通过4年间伐,每亩只种6棵大树,和其他农户密密麻麻种棵相比,品质好得多。”“鲜来鲜得”生态园通过智能物联网设备,采集园区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叶片温度、光照、枝条粗度、果实大小等数据,利用现代科技,科学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利用智能全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施肥灌水,达到了省工、节肥、节水的目的。在高科技武器的支撑下,大圩葡萄先后获得无公害标志使用权、国家绿色农产品A级认证等荣誉。从年开始,大圩葡萄栽培与采摘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成为合肥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标准化农业示范区。为了推广标准化,大圩镇还建立起一套标准化体系,起草《大圩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已得到批准并实施。此外,还根据本地特点和实际,制定了葡萄园地建设标准、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葡萄田间管理技术规程等一系列企业建设标准。大圩还率先建设了全省第一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对大圩镇葡萄等农产品的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和销售环节进行长期农药残留监管,农残检测覆盖每一户。同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生产记录管理办法、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准出、准入制度等十一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无公害果蔬安全要求》对其检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测。“葡萄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它一路领跑着这个小镇的华丽转身,让大圩敏锐地抓住了当地的发展机遇,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对记者说,“葡萄再好吃,一个人也不能整天吃。经济价值再大,一颗葡萄的产值也是有限的。今后大圩葡萄吃的功能会慢慢淡化,更多的是休闲功能,观赏功能。传统农业以葡萄果实作为交易,将来我们会让葡萄整个生长过程都能产生价值,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从传统农业阶段,到观光农业阶段,再到休闲体验农业阶段,葡萄更多带有一种文化享受功能,葡萄产业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大圩葡萄发展的第四阶段。年以来,大圩镇积极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把葡萄旅游与体育、休闲、文化等有机融合,在全省率先打造“体育小镇”,围绕这个目标,连续3年举办了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文化节,在安徽省体育局和合肥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以马拉松及路跑为核心,积极打造马拉松生态小镇,努力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年年都上新台阶”。记者从“安徽大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