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彭店镇古城村,屹立着一座国家级古迹——鄢国故城遗址,被当地人称为“葡萄大王”的赵延彬,带领乡亲们在这片古老而又悠久的地方,种出一串串晶莹剔透的优质葡萄。用勤劳能干的双手,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谱写出一曲帮助贫困户和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青春赞歌。
返乡创业情切切
赵延彬年7月毕业于信阳农林学院农学专业,和同班同学杜莹结婚后,放弃了留在当地聘为教师的机会,来到长垣县宏力集团一家葡萄种植公司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厂长、技术总监,年薪20万元。在外多年,赵延彬心里一直渴望在家乡创业,但公司对其突出的表现很满意,不让其离开,年10月,赵延彬夫妇二人终于回到古城村,决定利用所学专业和在外种植经验发展葡萄种植业。办企业要有资金,他们是白手起家,钱从哪来?为此,他们跑遍了亲戚朋友去借钱,又申请了银行贷款,历经种种磨难,终于筹措到资金万元。
“许多人都不理解我们的做法,甚至怀疑我们俩疯了。在朋友们眼中,两个返乡的大学生回家种葡萄,感觉着这些年的学业白上了,再说以前村里也有人种过葡萄,都是亏损严重,债台高筑;在乡亲们看来,我们俩从小到大上学,没干过一天的农活就想创业,太天真了。”杜莹说。
历经挫折心意恢
说干就干,他们在家乡租地40亩,成立了鄢陵县碧玺庄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葡萄园。种植了夏黑、红提两个葡萄品种,前两年处于幼苗时期,不挂果,三年头上好不容易丰产了,但由于年突现异常寒冷天气,致使果树冻死过半,直接亏损50万元,当晚,赵延彬坐在葡萄园里一夜无眠,欲哭无泪,眼看着自己即将成功的希望化为泡影,心里很不是滋味,更多想的是如何归还亲戚和银行的欠款,如何面对父老乡亲。
不达目的誓不休
痛定思痛,面对失败,赵延彬没有放弃,他认真分析了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红提不耐冻,当初选错了葡萄品种,对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气候等方面调研的不够。要发展,必须更新品种,优胜劣汰是大自然进化的规律,为此,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考虑成熟后,决定从河北昌黎引进了新品种—阳光玫瑰,该品种具有口感好、耐冻等优点,种植后取得了成功,挂果当年盈利10万元。之后他又引进了金手指、黑巴拉多等新品种,目前,碧玺庄园占地亩,共有2个生产园区,公司常用员工80余人,大多为附近的贫困群众;目前,公司总投资万元,年收入万元,现在已发展成为集生产、科普教育、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鲜食葡萄生产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扶贫基地。
不忘初心惠乡邻
赵延彬成功了,但他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群众富了才算富。为了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他依托企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赵延彬说:“据我粗略调研统计,我们碧玺庄园周边村大约有0多名闲置劳动力和贫困户,因为需要照顾老人、孩子和自身原因,而无法外出打工,只能赋闲在家。为了让这些人有活干、有钱挣,我们便通过各种方式召集周边村贫困家庭到庄园务工,并通过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因人制宜统筹排布工种工序,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古城村贫困户汪想,今年40多岁,三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家有一对未成年的儿女,还有年迈的婆婆,家里的一切都靠这个身单力薄的女人支撑着,上有老下有小,又出不了远门打工,日子过得比较困难,整日愁眉苦脸。杜莹安排她来葡萄园上班,由于她勤学好问,接受能力强,现在已成为园区的骨干员工,每月能拿近0元的工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在园里干活时大家伙在一起有说有笑,心情开朗了许多。
事业发展了,企业壮大了,作为一名党员,赵延彬时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他积极参与村党支部的防控队伍,主动在卡点值守,并向武汉捐赠定向党费0元。他们夫妇致富不忘乡邻,从建园至今为周边村镇闲散劳动力提供劳动就业达00余人次,其中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定向招工用工达77%,力所能及的帮扶她们增收致富;同时,碧玺庄园充分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帮扶贫困家庭建立自己的鲜食葡萄种植园,利用专业的种植技术,免费为他们提供栽培管理、网络销售等多项技术服务。目前,帮助古城村刘保全、蒋庄村蒋辉、蒋铁军等人新建葡萄园区有多亩,免费技术指导园区达0余亩,辐射周边多个市县地区,有效增强了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拓展了增收创收渠道。
当谈到未来规划时,赵延彬满怀信心,他说,他将投入0万元建成葡萄酒酒庄,结合农家乐和采摘游,推出“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等休闲项目,将葡萄园打造成集“生态、科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居民休闲娱乐“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