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这些素菜,比吃肉更容易长胖在外就餐

北京医院酒渣鼻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减肥控脂期间,最让人关心的就是吃的问题了,既不能多吃又不能不吃,因此不少人会选择吃素食。

但事实上,有些素食比荤菜还长肉,它们背后隐藏的油脂、热量比荤菜还高,吃一顿可能毁掉一天的减肥效果。

1第一类,疏松多孔型蔬菜

代表:茄子、豆角。

茄子本身很松软,含的水分又多,在炒制的过程中,水分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蒸发,从而就会有大量的油脂进入其中。

而豆角,内部的孔洞较多,一般都是切断烹调,也容易进入大量的油脂。

2第二类,淀粉类食物

代表:土豆、红薯、山药。

这类蔬菜的淀粉含量是普通蔬菜的近5倍甚至更多。如土豆,淀粉含量最高可达25%以上,每克的热量是93大卡;红薯的淀粉含量是20%~28%,每克的热量是86大卡;山药淀粉含量最多,达45.7%,每克的热量是57大卡。

这些蔬菜的热量并不低,若是用清水煮或蒸着吃,可以代替部分米、面等精制主食,对减肥是有帮助的。

但炒着吃时,为了避免粘锅,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添加很多油,这样它们就很容易成为高脂食物了。

烹饪建议:先将切好的土豆丝、藕片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等淀粉沉落到水里,再捞出来,控干水分,这样炒就不容易粘锅了。

也可以在倒油前,预先用生姜涂抹锅底,然后快速翻炒,也能减少粘锅的状况。

3第三类,部分豆制品

代表:腐竹、油豆腐、油豆皮。

一些豆制品是通过豆浆、豆腐等再加工制成的,多了几道工序,不仅流失了较多的营养,还增加了不少脂肪。

①克油豆皮=2碗米饭。

②克豆泡=3碗米饭。豆泡是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在热油里面炸制而成,本身就吸收了不少油脂。

③克腐竹=4碗米饭。腐竹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也不低。

4第四类,仿荤素食,特别菇类仿荤

代表:素牛肉干、素羊腩、素肉松。

随着素食爱好者不断增多,仿荤食物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菇类仿荤食品,口感近似肉,很受一些素食朋友的喜欢。

菌菇本身是健康食物,但是做成仿荤菜以后,里面的营养成分被破坏,还可能添加食品添加剂、高糖、高盐,吃多了只会越来越胖。

上述的这些食材做的时候要注意少放油,吃的时候更要控制好量。

烹饪方法也是决定一道菜是否健康的关键。在家做菜还能自己掌控油量,在外就餐就没办法了。对于经常点外卖、在外应酬的人来说,要尽量少吃甚至避开下面几种“高能菜”:

1水煮类

水煮鱼、水煮肉片等是很受欢迎的川菜。这类菜又香又嫩的秘诀是油和淀粉——先把原材料用水淀粉上浆,炒一炒,加小料、高汤炖熟,捞出来之后再淋上热油。

夹起的每一片肉、每一根菜上面,难免都附着有不少油脂,吃多了十分不健康。

2干锅菜

干锅包菜、干锅花菜也是川菜的一种,制作时它的大部分食材都需要“过油”。

更不健康的是,干锅菜往往是把熟了的食材泡在半锅油里,用酒精灯在下面持续加热,最后大量油脂会被菜吸收。相比火锅,干锅菜的含油量其实可能更多。

3干煸类菜

干煸豆角、干煸茶树菇等干煸菜,传统做法是用少量油长时间煸炒,但有些餐馆为了省事,直接油炸。

在油炸的时候,菜肴中不仅脂肪含量超标,很多维生素也会被破坏,比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等。

4拔丝类、糖醋类

拔丝菜的制作方式首先是把原材料过油进行炸制,然后用大量糖包裹,油、糖都容易超标。

同样的,像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等,也要添加大量的糖。而糖摄入过多,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

5咸蛋黄焗类

烹制咸蛋黄焗南瓜等菜肴时,需要将咸蛋黄提前用油煸炒才会使咸蛋黄变软翻沙、香气浓郁;南瓜等需要进行高温油炸,才能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因此这类菜往往脂肪超标、维生素损失。

此外,还存在一个大隐患——咸蛋黄中的胆固醇在高温和空气的作用下非常容易氧化,形成胆固醇氧化产物。这类物质容易引起人体血管内壁损伤,诱发动脉硬化。

1先焯水再烹饪,降低吸油率

比较吸油的蔬菜,可以将它们先焯水再烹饪,原本的孔隙被水分填满,就没那么吸油了。

2使用不粘锅

常用的圆底锅,加油很容易过量,可以换成不粘锅,减少用油量。

3凉拌菜后放油

凉拌菜最后放香油或橄榄油,马上食用。这样油的香气有效散发出来,而食物还没来得及完全吸收油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脂摄入。

另外,凉拌菜不要加沙拉酱、蛋黄酱等高油脂的调味料。

4巧用天然香辛料

这一点昨天的文章里也提到过:通过加入姜、葱、醋、桂皮、花椒、八角等天然材料调味,可以帮助减少用盐量;菜中适当加点醋或柠檬汁,则可以在少放盐的同时加强咸味。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