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书写乡村繁荣富足动人画卷聚焦评论

北京皮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611/9051898.html

本报讯(记者陈新涛)70年来,渭南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在渭水河畔、华山脚下,书写了一幅幅从落后走向繁荣、从贫穷走向富足的动人画卷。8月20日,记者从我省“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年渭南市农业生产总值达到.6亿元,是年的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是年的97倍;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由年的14.1%降到现在的1.8%。

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介绍,陕西农业看关中、关中农业看渭南。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让万渭南农民,在关中沃野上收获喜悦,在乡村振兴中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加快提质增效,推动产业振兴。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万亩,产量实现“十四连丰”,每年总产稳定在万吨左右,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五分

之一;水果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吨,产值达到亿元;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万亩,占到全省总面积的41%;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3个,入驻企业多家,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多个,家庭农场发展到多家。

构筑广阔舞台,推动人才振兴。实施“头雁”提升和“雏雁”培养工程,培养致富带头人名,名致富带头人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村两委致富带头人占比超过50%,优化乡镇人才结构,配备名有现代农业、村镇规划等专业特长的乡镇干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省级实训基地22个,培育认定职业农民人,其中高级职业农民人。

孕育乡土新风,推动文化振兴。开展“万条家训进万家”,从司马迁、杨震、王鼎等渭南先贤的家训故事中传承文化根脉;从革命先辈、英雄人物的家训中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一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切入、大文章”的新路子。

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生态振兴。全域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个;20个村入选全国首批“绿色村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清洁村总数占比达到79%,93.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41%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7.9%。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振兴。建强基层支部,开展“争百强、创示范,村村达标”活动,建成达标村个,覆盖面达到82%,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现动态“清零”;以党建促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党建引领,推广“支部+”模式,建立“联村大党委”24个、产业链党支部个,辐射带动贫困人口1.3万人。

渭南市副市长杨武民介绍果蔬情况时称,近年来,渭南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观念,在全省率先打造“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临渭葡萄”“合阳红提”“大荔冬枣”五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品牌总价值已达亿元。渭南市先后荣获“全国果品品牌创建示范市”和“中国优质果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目前,渭南果品远销澳大利亚、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2亿多美元。

对于如何打造特色主导产业,杨武民介绍,渭南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3+X”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壮大三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按照“北部苹果、中部时令水果,南部猕猴桃”布局,打造苹果、酥梨等六大产业优势区。水果总面积发展到余万亩,其中苹果余万亩。依托设施农业园区,打造瓜菜示范基地。按照“名特优、季节差”思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扩大设施面积,提升反季节供应能力。

此外,还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示范区个,发展设施农业万亩。突出奶山羊养殖,建设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建设关中奶山羊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疫病防控和羊乳制品四大研发中心,全力打造三百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区。奶山羊存栏80余万只,千只以上规模养殖场50余个。苹果、设施农业、奶山羊规模分别占全省三分之一。

在农业产业政策保障方面,渭南将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扶持力度,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家、家庭农场多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家,培育职业农民1万余人,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渭南在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是贯彻落实党的重农强农富农政策的具体实践,是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生动缩影。未来,渭南市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路子,让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在秦东大地生动展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