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模式经营农业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王勇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空心化、老弱化严重,农业产业投资大、见效慢、风险指数高,这是很多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农村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农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近几年,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国多地很多村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这当中,有的还在继续摸索,有的已经取得成功,集体经济实力和群众收入增加比较明显,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切实可行的参考经验。

  地处渭北旱塬的合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受各种因素影响,村集体经济一度十分薄弱,多数村都收入很少或收入为零。近年来,按照省市总体部署,紧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机遇,合阳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以盘活资源要素为根本,以推动联合合作为关键,坚持不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年底,全县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空壳村”基本清零,年收入万元的村达到11个,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6个,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个。合阳县也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县。合阳县的成功密码是什么?带着诸多疑问,日前,记者深入多个村子进行了实地探访。

  彻底清产核资集体经济全面焕发生机

  金峪镇沟北村位于合阳县西北16公里处,是曾经的贫困村,也是首批省级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其成功经验先后被中、省、市多家媒体多次报道。近年来,沟北村紧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率先完成了清产核资、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重点改革任务,村集体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沟北村坚持盘活农村经济发展要素,突出集体资产有效经营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引导农民完成流转土地亩,进行集中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以每亩元的价格将亩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连片红提亩、樱桃亩、苹果亩、杂果亩。同时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支持,建设日光温室49座、红提冷棚座,建成集农产品展示交易、电商直播间、农技培训、科技阅览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服务中心。通过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快速壮大,经营性资产达到万元。

  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框架下,村集体领办、创办、参股各类经营实体21家。先后成立了沟北村果蔬专业合作社、金峪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丰泰电子商务公司,培育孵化了13个家庭农场、32个专业大户,招引云南启成、合阳锦城、合阳海峰3家农业公司。同时坚持“合作经营+现代农业+服务创收”发展模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承包经营、股份经营、租赁经营、自主经营,吸收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集体经济壮大;由金峪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富余劳动力余人务工;设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解决了68户农户小额信贷需求;丰泰电子商务公司建立农产品电子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全村初步形成了“集体搭台、大户唱戏、社员抱团、农产品畅销”的发展格局。

  年下半年以来,合阳县先后承担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市试点、扩大试点、国家整县推进试点和系统集成深化农村改革省级试点任务。5年来,合阳县紧扣试点任务,大胆探索创新,深入总结实践,各层级改革试点紧密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着力破解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难题,通过相继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并行改革、系统集成深化农村改革“四大步”改革任务,初步实现了“五个找到”、有力促进了新的“分、合、统、治”,即找到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找到农村经营体制新的承载平台主体、找到现代农业新的发展模式、找到农民增收的途径来源、找到农村社会新的治理形式,通过改革有力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由实行承包责任制时的“低水平的分”向“新形式的合”、“高层次的统”到“更有效的治”和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转变。

  多种模式经营农业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路井镇新民社区是个移民村,年11月,社区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后的社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依托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建立养殖场养殖肉牛头;利用苏陕扶贫、以工代赈、移民补助等资金,引导建立设施农业园区亩;结合产业需求,建成冷库2座,库容0吨,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近两年,面对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市场行情的巨大波动,社区紧密结合国家“两藏”战略,以粮食种植为突破口,通过合作社流转亩农户承包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农业园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又将亩粮食种植的耕、种、管、收等环节,全部托管给鑫侬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社会化服务。年托管的玉米净利润达元/亩,年全程托管的小麦,一亩地净利润达元左右。一年下来,一亩地净利润可达0元,集体经济收益可达万元。

  新池镇南沟社区是个葡萄种植大村,产权改革以后,南沟社区快速形成《南沟社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依托“三团一队”力量,充分发挥西农大科技、人才和技术优势,邀请小麦、葡萄、红薯、中药、设施、微生物发酵等方面的各位专家教授实地调研,手把手传授田间管理技术。年,引进西农大帮扶资金万元,助力产业升级,与学校二级单位联系购买社区农产品价值20多万元,与西农大研究生助力团联手帮助村民销售葡萄次果3万多斤,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在实践摸索中,形成了“支部+园区+合作社+农户”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效果十分显著,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8.71万元,经营支出41.41万元,纯收入47.3万元。

  甘井镇由党委、政府牵头,于年10月成立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镇联合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项目为抓手,联合辖区内16个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涉农和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先后招引实施北京鸭养殖项目、有机肥项目、黑水虻养殖项目、鸭饼加工配套项目、高效设施大棚项目,以镇带村推进合作社抱团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年底,甘井镇联合社收入38万元,9个贫困村分红27万元,每村3万元。预计年收入达到万元,16个村分红74万元。截至目前,联合社拥有集体经营性资产达万元,资源性资产.2亩。

  ……

  下一步,农村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硬性标准,各地改革实践中亦没有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只是鼓励支持基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合阳县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即:“攻坚七大任务”和“实施六大工程”。所谓“七大任务”,就是继续推进省市确定的重要改革试点目标任务的落实,全面拓展、提升和创新“三变”改革,全面拓展、提升和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拓展、提升和创新农村土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并行改革,全面拓展、提升和创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拓展、提升和创新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联合社改革,全面拓展、提升和创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六大工程”就是镇村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职业经理人)和合作社各类急需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工程、高质量高标准的镇级联合社全覆盖工程、标准化规范化联合社示范社创建工程、县域涉农政策制度系统集成创新工程、县域农村各类产权要素激活工程。伴随着“七大任务”和“六大工程”的深入推进,有力有效激活了农村各类主体、各种要素和整个产权市场,也为现代农业所必需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长足发展注入了强劲内生动力与活力。

  紧密联农带农广大农民有了稳定收益

  集体经济日渐壮大,村民腰包越来越鼓,这是合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持续深化改革的又一硕果。沟北村“按人折股、按户发证”将股权证书发放到户,合作社盈余部分提取27%的公积金用于原始资本积累、10%的公益金用于村委会运转,将剩余的63%按照量化股份进行分红。形成了集体组织成员产业收入、务工报酬、土地租金、股份分红四重收益。累计为群众分红9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万元,年均增长14.1%。新民社区通过保底收益、入股分红、三次分配等形式,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1.65万元。其中,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群众可通过别处务工获取工资收入,建立的养殖场解决用工16人,设施农业园区解决用工人。新池镇北顺村按照“党支部+村集体+服装厂+农户(脱贫户)”模式,投资余万元建立社区服装厂,创造就业岗位个,辐射带动周围5个村人就业增收,其中脱贫户15人。甘井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实行“党委+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其中,北京鸭养殖项目可安排30名以上人员就业务工,带动户人稳定增收;有机肥项目带动周边社区脱贫户80户,吸收富余劳动力人……

  合阳县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对农民的增收带动作用。依托“党委+”,在把股份收益确权到村、量化到人的基础上,各镇村因地制宜,紧扣村企联营,采取保底收益、股金分红、务工薪金等形式,把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形成连股、连心、连利的利益联结机制。立足村村联建,强村带弱村,鼓励村情相近、资源相连、产业相同的村大胆探索产业联合、组织联动等形式,由“一村强”迈向“村村强”。同时,建立了覆盖县镇村的产权交易管理体系,形成权属清晰、主体到位、流程规范的产权流转机制,真正使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分散的要素聚了起来、群众增收的渠道多了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