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换新颜家园变公园
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位于徐水河入黄河的交汇处,多少年来,防汛和筑堤几乎构成了这些背靠崖畔、临水而居的村民的全部生活。然而,随着徐水河河道景观改造治理工程和岔峪村整体就地搬迁工程的启动实施,这一切已成过往。岔峪村村民在迎来幸福新生活的同时,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让出了空间。
百良镇岔峪民居
“搬出来”更要“稳得住”。在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看来,岔峪村生态搬迁不是终点,让岔峪村的贫困户顺利脱贫致富、让全体村民在安居的同时还能够乐业,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产业转型便成为关键。
岔峪村地理环境特殊,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不仅收成微薄,而且带来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得不偿失。但与此同时,临近沿黄公路,南接洽川核心景区,北有司马迁祠、壶口瀑布等景点,给岔峪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今,岔峪村朝着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田园度假、生态体验等为一体的沿黄旅游文化村庄大踏步迈进,仅年十一长假期间,岔峪村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万余元。年11月25日,合阳山水岔峪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产业后劲足振兴谱新篇
作为全县有名的水库移民村,路井镇新民社区的村民来自9省18县,属典型的水库移民村,长期以来面临着管理和发展等方面的诸多难题。然而,近年来,在“美居留人、文化留德、兴业留心”的振兴纲领的引领下,新民社区创造了全县第一家农村合并社区、全县第一批“三变改革”试点村、全县第一个农村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县第一家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多个全县“第一”,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目前,新民社区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余亩,人均纯收入突破两万元。村上正以设施红提为主导产业,开拓服务业、加工业、养殖业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有了产业振兴这个“定海神针”之后,新民社区在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就业技能、树立文明乡风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路井镇新民葡萄产业
路井镇西王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基础设施薄弱、无集体经济收入。然而,短短的几年时间,在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的帮扶下,西王社区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大跨越。此外,和家庄镇的西马社区等诸多村庄,都受惠于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的诸多政策,实现了从“面子”到“里子”的全方位发展。
打好生态牌念好发展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坐拥一条黄河、十里荷塘、百种珍禽、千眼瀵泉、万亩芦苇的合阳,对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有着更为准确、更为深刻的理解。
合阳县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任重道远。
近年来,合阳县先后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省级水土保持补偿费使用项目、水土流失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等五大类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合阳移民产业培训中心
尤其是年,该中心按照综合治理、分块推进的原则,投资万元,对黄河西岸实施造林绿化、沟头排水等流域治理,对新池、黑池、金峪3镇6个社区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水保项目助推生态文明,以生态文明助力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福祉,交出了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的合阳答卷。
正如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主任罗峰所说:“水土保持和移民扶持是我们工作的两大核心,前者事关生态,后者直接与民生相关,但两者并非对立,因为生态就是最大的民生。因此我们要一手打好生态牌,一手念好发展经,让合阳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未来,合阳县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将致力于做好水土保持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各项工作,通过持续实施推进美丽家园建设项目、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以及创业就业能力建设项目,让合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美,让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韩海明马辛赵文婷)
编辑:周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