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葡萄藤上结出致富果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耿苏强苏洪照

编者按:6月22日至7月1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三秦都市报、陕西传媒网、农业科技报、杨凌融媒体中心等媒体组成采访团,奔赴陕西、宁夏、内蒙古的省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企业等地,开展“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年“走出杨凌看示范”融媒体采访活动,围绕“杨凌农科”助力茶叶、葡萄、猕猴桃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等主题,深入挖掘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技术输送到扶贫一线、走向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报道示范区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本期推出《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⑥

葡萄藤上结出“致富果”》。

葡萄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乾落村就不一样了,在这里葡萄成了果农们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冯贵生是乾落村的葡萄种植大户,他务作的葡萄不光长得好,效益也不一般。

四年前,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养的科技示范户,冯贵生听取了专家的建议,率先完成了自家4亩旧果园的改造工作。

“有了设施冷棚,不但减少了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的威胁,劳动投入也比露天园子轻松了许多。”冯贵生算了一笔账,冷棚红提每斤可卖到5块多,比露天园子2块多的价格足足翻了一倍多!

果农冯贵生(中)接受记者采访

6月28日,走出杨凌看示范新闻采访团来到坊镇乾落村,只见房前屋后的田地里、平整的通村公路旁、机耕道交错的田野间,一排排整齐翠绿的葡萄藤上,正值生长期的葡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人们经常用“及时雨”来形容关键时刻的适时帮助,这个源于农业生产的词组更是恰如其分的诠释了“水是农业的命脉”。然而在农业生产中,专家指导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及时雨”的适时、关键。

“每年5—8月份降雨量大,对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影响很大,但避雨栽培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三年前,果农刘耀锋确定西农大张宗勤教授为指导专家,根据葡萄不同季节生长特点手把手培训指导,针对突发问题随时咨询提供支持。

张宗勤介绍试验示范站情况

“葡萄避雨栽培可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减轻病害、改善品质、提高坐果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张宗勤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助力团”成员。今年疫情期间,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