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记者在所住小区的超市买了几斤鸡蛋,1斤4.6元,当时还觉得有些贵。没想到,1月16日再问,鸡蛋已经7元还没货。1月25日,价格又降到了5元多。这是什么情况?
其实不仅仅是鸡蛋,最近蔬菜价格也有上浮,记者在美特好买了一颗大白菜,1斤1.99元,5斤大白菜算下来就是10元了。有意思的是,今年白菜土豆等大路菜价格较高,各种蔬果小店无丝豆角、西红柿等反而价格较低,均是1斤2.99元,往常这个时间都是5元以上呢。
综合因素导致菜价上浮
前一阵,记者的同事说买了两根葱10元。其实她买的两根葱10元在近期是正常价,超市里1斤葱已经8.68元了。
知道葱价后,楼下惠民直通车19号店店长小姜在群里发通知,特价山东大葱1斤4.99元,记者赶紧买了8根14元。其实,比记者更勤快的还有诸多邻居,他们已经买光了四大捆,第五捆也所剩无几。
这几年,葱姜蒜的反复性季节性价格上蹿下跳我们已经习惯了。农民们种菜总是赶不上趟,今年行情好的明年肯定价格降,周而复始。即便一个村一个乡镇一个县成规模种植,也不足以供应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小生产和社会化大需求总有不契合的地方。今年情况则比较特殊。除了季节性因素外,疫情的波动也是重要因素。
在孙家寨维客家族的库房里,记者看到成堆的大白菜、山东大葱、土豆、胡萝卜、芒果、柚子等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员工们忙着根据订单捡菜配送。惠民直通车运营经理邹秀梅告诉记者,这里有40多种蔬菜,20多种水果,每天要配送吨左右,供应全市70余个销售点。目前主要是物流不畅,使得鸡蛋断了一两天供货,公司紧急从山东调了箱鸡蛋,货车通过河北和晋中比较麻烦,最后绕行吕梁过来,运费一下子涨到了多元,比平时翻了两番。
在美特好超市迎宾店,工作人员翟飞飞表示,米面油和蔬菜水果是民生用品,保障供应没有问题,价格整体比较稳但是也有波动,比如蔬菜进货价就一天一个样,外地菜进不来,省内的也不好流通。以鸡蛋为例,平遥文水养鸡集中,但是目前物流不畅,运不出来,东西少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货车司机也要拿着三天有效的核酸检测证明上路,只要一堵车,时间长了回家不方便,所以跑物流的司机也少了。为了安全,货车有的从大同绕,有的从吕梁绕,还有的从晋南绕,时间长了成本也就高了,运回的菜也就贵了。
政府补贴天天有特价菜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平抑物价,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政策。
以维客家族惠民直通车为例,每天都有10种特价菜。而且价格不是企业自己定。邹秀梅说,特价菜是小店区发改委定的价格。这个价格要求低于市场均价40%。发改委相关部门每天要采集周边市场包括南屯等市场的蔬菜价格,然后再结合3家惠民项目企业的报价,最后综合制定出一个价格企业执行。所以,惠民直通车19号店的小姜每天清晨都会把惠民菜价和水果价格发到顾客群里。同时发的还有每天的各种蔬菜农残检测结果报告单,供顾客参考。
美特好也是同样有特价菜,1月16日记者在美特好超市迎宾店看到,蔬菜水果称重台上,挂着特价菜的品名和价格,翟飞飞说每天在6到8个品种以上。大白菜标价1斤0.99元。前几天大白菜货比较少,卖过1.99元,最近情况好转,价格也就回落了。
和菜价形成对比的是水果价格,山西自产的苹果、梨、运城红提等价格相对较稳,柚子、砂糖橘、脐橙等南方水果价格每斤2元多,红心火龙果10元7个,价格着实不贵,看来南方水果丰收了,进山西也方便,价格喜人。
尤其喜出望外的是车厘子和草莓,往年高不可攀的进口车厘子价格,现在已经到了30元左右1斤,奶油草莓价格更亲民,有的已经到了1斤16.8元的地步,一般夏天刚上市也就是这个价。所以,买点高级水果尝鲜的人也多了。
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
记者和朋友们说起菜价,大家都直呼鸡蛋价格和蔬菜价格窜的有点猛,有的人给我叙述买鸡蛋从4.6元1斤懒得买,再想起来过了两天就涨到6元,又到6.5元,最后7元买回家的经历,但是整体上大家都表示可以理解。
从晋中开完会回太原耗时4个小时的小郑说,现在情况特殊,疫情防控很重要,短暂的食品价格波动能够接受。说实话,虽然物流不太畅通,但是蔬菜水果和鸡蛋等,该生长的生长,该下的下,以后路通顺了,价格自然也就下来了。1月18日,记者了解发现,菜价已经开始回落了,惠民蔬菜直通车里,小姜告诉记者鸡蛋从1斤7.2元降到了7元,供应充足;生菜从前一天的4元1斤降到了2元多,西红柿1.68元1斤,大白菜1.1元,土豆从1.5元降到了1.1元。有的店鸡蛋已经降到了6.5元1斤。
和价格相比,大家更注重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美特好要求顾客进超市必须带口罩,入口处有专人给顾客喷手消毒。卖场地面两小时用消毒液喷一次地。对食品柜台尤其是生食柜台比如肉、蛋、海鲜等,柜体和地面消毒更频繁。维客家族对直通车也有消毒要求,记者看到只要没有顾客了,小姜就拿着喷壶喷洒地面……
几天的采访下来,蛋菜从价格高到开始活动到降价,价值规律的作用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对于价格的波动,消费者也比较冷静,嘴上说几句就说了,基本上都能接受,该买啥还是买,商品价格随行就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记者崔晓农/文王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