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这么久葡萄酒,可以说是阅酒无数。面向大众消费者和爱好者,我常常被问的一个问题是:先生,这酒还能不能喝?酒能不能喝,是看具体类别情况的。
无独有偶,前些时间垃圾分类引发了大众对身边一些物品的分类意识,比如渣男渣女分类……于是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看葡萄酒的问题。
葡萄酒友:这酒我开了一个多月了,但我把瓶塞塞回去了的,今天好朋友来,我觉得还能打开接着喝。
東篱先生:用来做菜可以的,千万不要重新打开用来招待客人……
左滑处理这瓶酒已经打开的葡萄酒,如果封紧瓶塞,换成小支装,放回冰箱,一般还能保鲜5-7天。打开太久的葡萄酒,便不宜再喝了。因为葡萄酒非常容易被氧化,它的氧化主要涉及醋酸菌。醋酸菌会消耗酒中的酒精,生成口感尖锐的醋酸,让酒喝起来像醋一样。一个月,已经足够让一瓶打开的葡萄酒氧化成醋了,所以不要再喝。
葡萄酒友:这酒朋友卖了一箱给我,我收到就迫不及待打开喝了,可是觉得很不好喝啊!
東篱先生:不要着急,剩下的酒你放几天再喝,让晕瓶的酒回一回状态。
左滑处理这瓶酒诱发葡萄酒晕瓶的最常见状况就是长途运输,包括车运、船运以及空运等。长途运输中的持续震动会打破酒瓶中原有的平衡,因此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和口感。
发生晕瓶的葡萄酒或香气涣散不凝练或香气闭塞,结构显得松散,确实不好喝。但这是一种暂时现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葡萄酒就能恢复原样。
葡萄酒友:今晚吃饭我要带上这瓶广东康帝给大家开开眼,倍儿有面子。
東篱先生:不要带山寨酒去吃饭,不仅难喝,碰到懂的人还特别丢脸!
左滑处理这瓶酒山寨,通俗地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在葡萄酒世界里,受到行业前景和经济效益的诱惑才有酒类批发市场、烟酒专卖店铤而走险,卖力推销,山寨货也层出不穷。
尤其体现为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榜大牌的名气,如拉飞、LafiteManor、Lafite-Chateau、广东罗曼尼康帝和拉菲罗曼尼康帝等。
山寨酒假借大牌名气,谋取自己不对等的利益,为人之不齿。
葡萄酒友:我今晚喝到一瓶轩尼诗的XO,有朋友教过我怎么鉴别,我看着都是真的,可是一喝进去味道就不对。
東篱先生:那你怕是喝到高段位造假的假酒了。
左滑处理这瓶酒假酒会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假酒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4种:
(1)原装酒瓶,原装葡萄酒,但是篡改酒标年份
这种假酒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贵且很难识别的假酒,因为其它都没变,只有年份被篡改过,即使是真正的葡萄酒专家也不一定能够鉴别出来,但这在中国并不常见。一般只是为了便宜的年份卖高价而造假。
(2)原装酒瓶,酒标和年份都正确,但葡萄酒是重新灌装的
在中国南部城市,顶级葡萄酒酒瓶交易市场尤为活跃。我有朋友开餐饮会所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收酒瓶的人上门回收名酒的包装。一个轩尼诗XO的瓶子+包装盒,能卖60-元。这是因为制假贩在买到原装酒瓶后,可以往里面重新灌装其它葡萄酒,然后以高价卖出。你喝的估计就是这种情况。
(3)真酒瓶,假酒标
由于酒标很容易从原装瓶上撕下来,而很多酒瓶,如侯伯王(ChateauHautBrion)和罗曼尼康帝(DRC)酒瓶瓶型独特,复制的话将花费大笔资金,因此很多制假贩都会使用真酒瓶。同时在小作坊伪造假的酒标,需要经验才能辨别真假。
(4)假酒瓶,假酒标,假软木塞和假酒帽
此种假酒在中国非常常见,也非常便宜,因此其假冒痕迹也很容易被发现。不少造假商因为缺乏葡萄酒常识会犯一些非常明显的错误,如酒标信息错误,酒标的纸张缺乏质感和立体感,瓶封做工粗劣等。这种很容易鉴别出来,段位太低,我们就不说了,不抱着占便宜的心一般不会上这个当。
葡萄酒友:我朋友有一批不知道哪里走水过来的名庄,要收吗?
東篱先生:劝你三思不要收。太便宜的一定有问题,没便宜多少不如买来路透明的酒。
左滑处理这瓶酒这部分酒最常见的就是水货。一般葡萄酒水货指没有经过中国海关进关纳税、商检检验、没有中文背标信息等一系列经不明途径进入中国的不合法葡萄酒。
看起来是降低成本,但其存在的风险也比较高。可能是假货,上游商家的诚信度和经营的持续性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复杂的运输和仓储环节,对葡萄酒的品质是一大威胁。
最重要的是,水货实质上是走私,已经触犯国家法律,一经查处,处罚较重。
葡萄酒友:我朋友说这个酒是原酒进口的,打折99元一箱清货价给我。
東篱先生:99元六瓶原酒进口的酒,还是别买了吧……
左滑处理这瓶酒葡萄酒的进口形式有很多种:原装进口,原瓶进口,原酒进口,原桶进口等等。为了品质有保障,请大家买原装和原瓶会更好。
买酒前可以看看红酒的标签,如果是在国内灌装的红酒,是规定要标明灌装的地点。如果你看到装瓶地是一个中国地址,那在灌装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葡萄酒友:我大姨买了十斤红提自己酿了一大罐酒,说要给我家一瓶试试看。
東篱先生:这……如果你身体硬朗的话可以试试,怕出事就别喝了。
左滑处理这瓶酒自酿葡萄酒不是一个好操作的事,需要严格按照酿造流程,保证合适的酿造条件,尤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一着不慎,就可能在酿造过程发生玻璃爆炸等意外。
哪怕看似成功酿造出来了,也可能面临甲醇中毒、细菌中毒等潜在危险。而且自酿葡萄酒真的喝起来很一般……
所以为了安全和美味考虑,实在不建议自酿。
这酒还能不能喝?
让我们来复习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