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特色产业绘出绿色发展新画卷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2.html

本文转自:文山日报

盛夏时节,文山州各地迎来丰收:香甜可口的水果,新鲜美味的蔬菜……收获的喜悦挂满村民的脸庞,一幅乡村振兴的画面也跃然呈现在大家面前。

水果成为“致富果”

文山市:本地苹果熟啦

近日,文山市薄竹镇摆依寨村一碗水梁子坡栽种的苹果陆续成熟上市。记者了解到薄竹镇的苹果是文山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发展种植的,基地名称为“云上一碗水庄园”,时下早熟的品种——华硕已可采摘上市。

虽然今年受倒春寒影响,苹果产量不是很好,但品质较去年却更佳。摘下一个大口咬下,脆甜细腻、可口多汁。到庄园亲手采摘,对于久居城里的人来说不仅能随采随吃的乐趣,还可以沿途观赏大自然的绝美风景,感受薄竹山的魅力!

(王采霞郑雨)

麻栗坡县天保村:五百余亩火龙果喜获丰收

八月的天保,太阳如火,热浪滚滚,走进麻栗坡县天保镇天保村委会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红彤彤、圆滚滚的火龙果,像一颗颗燃烧的“火球”,点燃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

在天保村委会杨梅田村村民张伍洪的火龙果基地里,一个个硕大鲜红的红心火龙果挂在绿色的枝藤间若隐若现,垂垂欲坠,村民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果农张伍洪告诉记者,红心火龙果每年六月份左右开始挂果,七八月份进入盛产期,产出的果实品质好、口感好,营养成分高,富含膳食纤维,深受市场欢迎。去年他种植的火龙果,收益有二十余万元。

火龙果的丰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收果用工多时,日均能达到二十人,有效盘活了当地闲散劳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据悉,麻栗坡县共种植火龙果余亩,预计产量余吨,预计产值余万元。

(郎贵棉田洪菲)

麻栗坡六河:沃柑飘香满乡村振兴有奔头

麻栗坡县六河乡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科学谋划、基础设施建设、利益联结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沃柑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六河乡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要求,全力建设万亩沃柑种植基地,打造具有六河特色的沃柑品牌。为进一步改善种植条件,提高产量,将划拨的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万元,用于沃柑基地基础灌溉设施建设。现种植面积余亩,种植数量30余万棵,已累计完成投资余万元。今年由于降水充足,挂果率较去年翻翻,预计产量可达万公斤,年经济收入可达万元。

(时扬张昌欣)

马关古林箐乡:酸柠檬种出“甜”日子

近年来,马关县古林箐乡盘活“热资源”做好“热文章”,小小的酸柠檬种出了“甜”日子。

古林箐乡攀枝花村委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作用,在种植香蕉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党员示范带头,逐步产业转型,试种芒果、菠萝蜜、荔枝、柠檬等热区水果,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路径。目前,攀枝花村共种植柠檬余亩,产量约吨。

(王祯彩)

丘北平寨:葡萄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盛夏时节,丘北县平寨乡蚌勒中寨的大棚葡萄种植基地内,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一排排支架上挂满了诱人的串串葡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据了解,平寨乡近年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葡萄产业的发展上,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蚌勒行政村流转土地亩,成立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期间,党员走村入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并带头入股,带动当地户农户成为了股东和社员,葡萄产业涉及蚌勒上寨、中寨、下寨、龙树脚、哪弓五个自然村,使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目前,该基地的亩红提葡萄、阳光玫瑰葡萄已陆续成熟上市,产品主要以“订单”形式销往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水果批发市场,今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余万元。

(王晟媚)

丘北腻脚乡:小小人参果,农民增收“致富果”

近日,在丘北县腻脚乡人参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的人参果挂满枝头,一幅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

为实现收益最大化,腻脚乡采取大户带小户,按照“公司+种植户”的经营模式进行规模化种植,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出售”从种植到销售的四统一服务,取“单打”之功,收“组合”之效,为农户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据了解,腻脚乡今年共有人参果种植面积亩,预计亩产4.2吨,平均价格3-4元,目前已出售18吨,摘果可持续到12月。长达六个月的采摘期将为周边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长在土地里的“金果果”,真正成为群众增产增收的“致富果”,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

(李培丽)

广南大革假:40亩红脆李喜获丰收

进入八月,正是红脆李成熟上市的时节,广南县莲城镇大革假村生态果园内种植的40多亩红脆李喜获丰收。

据种植户介绍,今年的红脆李挂果不错,但因为干旱,李子的个头大小不一致,但口感较好。该果园共种植红脆李40多亩,预计今年产量20多万斤,目前已经销售了四分之一。

广南县莲城镇大革假生态果园红脆李种植户蒋洪昌告诉记者,他们的李子大部分是以批发为主,销往广西西林、贵州等地,价格是根据李子个头大小来定价,但是当地的消费者入园采摘,不收入园费,采摘李子带走是3元/市斤。

(胡俊陆正仙)

特色产业铺就“增收路”

砚山田心村:养羊让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近日,记者在砚山县平远镇田心村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建有羊圈暖棚,这里的群众把羊肉产业作为增收的突破口,多的养只,少的也有多只,羊养得好了,日子也越过越好。

田心村小组的丁亮点曾经开过汽车修理厂,年他改行和妻子种草养羊,这几年的收入不仅供两个女儿上大学,新房也盖起来了,还带动了周边的农户脱贫致富。

因为多年养殖,丁亮点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附近的农户都来找他“取经”,他也愿意教农户如何养羊,羊生病了他还免费帮打针,并且给养殖户引进新优种羊,提高养殖效益,大家发展肉羊产业的劲头更足了。如今,养羊业已成为田心村的致富产业,每户的养殖收入达元以上。

(卢涛)

麻栗坡下金厂:石头缝里种“仙草”村民走上致富路

青翠的叶、指节般的枝条自由生长,一簇簇金黄的石斛花在山岭间竞相开放……过去,麻栗坡县下金厂乡云岭村的村民们在石头缝里抠土地谋生活,如今,石斛产业“点石成金”,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云岭村引入了云南云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石斛相关产品,村党总支班子及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石斛等产业。云南云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群众手中流转了余亩山林土地用于种植石斛。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云岭村成立了麻栗坡云岭野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山旮旯里种石斛的致富路。

近年来,云南云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以野生石斛为主的中药材保育、繁殖、化妆品、食品等研发,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实现了产、学、研一体,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年,公司收获石斛鲜条约20吨、鲜花余公斤,通过出售原材料及石斛加工产品等实现经济收入余万元,带动多户周边群众户均增收0余元。

(袁海毅)

马关马夹冲村:“小韭菜”成致富“大产业”

走进位于马关县坡脚镇马夹冲村委会的天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一簇簇翠绿的韭菜格外耀眼,到处弥漫着韭菜的辛香,收割、捆扎韭菜的村民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这些韭菜经过割、择叶、分拣、装箱后,将销往广州、上海等地。

据天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陈智斌介绍,公司选择到这里发展,主要是看中了当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公司主要种植产品有韭菜、枸杞叶、春菜、嘉宝果等,总面积0余亩,种植基地大多分布在马夹冲村委会,当地村民长期在基地里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天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土地,让当地农民直接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余万元,每年支付农民工工资余万元。公司有周边群众20余户长期在基地务工和工作,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以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等形式长期稳定带动农户余户。

(谭倩杨耘)

丘北树皮乡:辣椒映红致富路

当前正值辣椒成熟采摘季节,在丘北县树皮乡辣椒种植基地,辣椒压弯了枝头,村民忙着采收,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3月,为帮助村民持续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树皮乡组织村民到种植基地参观学习,5月底辣椒种植开始,犁地、种植、管理等,确保了以辣椒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乡里积极联系收购商,目前已与多个商家签订上门收购协议。下一步,树皮乡将发挥“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村民参与辣椒发展,让辣椒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收入,树皮乡辣椒走向全国。

(蒋天辉田洪武罗建祥)

丘北舍得:将魔芋小作物做成大产业

今年以来,丘北县舍得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天然优势、结合早晚温差大、病虫害发生率低等气候特点,引进公司发展魔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在舍得乡的归根魔芋种植基地看到,通过间套种技术,连片的魔芋长势良好。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舍得片区的魔芋种植主要是种子培育,今年的0多亩种子基地预计可培育带动明年0多亩的魔芋种植。

今年3月份以来,舍得乡抢抓有利时机,不断加强技术管护和人力投入,确保魔芋种植顺利进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魔芋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推动了舍得乡的魔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链条得到逐步完善。乡党委政府负责人表示,舍得乡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致富,不断地完善魔芋产业链,把当地魔芋小作物做成大产业,实现农民致富、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新局面。

(李国文赖春富张缤文)

富宁田蓬:小草果“拼”出大产业

近年来,富宁县田蓬镇以“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找出路”的精神,以“产业脱贫、产业富农、产业强村”发展思路,在草果产业上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打造出了边境乡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拓宽边民增收的新路子。

年,合作社免费发放草果苗60万株,覆盖群众0余人,带动社外农户种植草果0余户,销售干果近70吨,销售额达万元,实现利润万元,给周边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政府帮扶、合作社主导、农户入股”的方式,在整合资金、技术指导、调研考察等方面,争取多方扶持。通过“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社员入股分红以每市斤高出0.5元的利益分配模式回收,促进农户年增收0到3万元不等,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有效解决了草果林管理粗放、草果加工质量差、销售收益低等问题,让草果产业发展真正成为村集体经济的“引路人”和“组织者”,成为边寨农户增收的新渠道。庙坝草果种植合作社也获评国家级示范社,草果种植也从昔日的“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

截至目前,庙坝村已种植草果1.5万亩,亩产平均收入0多元,带动余户0余人实现增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