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档升级带来新硒望

青海新闻网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在海东市平安区热闹的农贸市场里,记者看到“富硒西红柿”、“富硒红提葡萄”、“富硒鸡蛋”、“富硒大蒜”、“富硒油菜”、“富硒牛羊肉”等招牌十分惹眼。

在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区的塑料大棚里,村民李索元一边忙碌着农活一边对记者说:“大棚是政府帮咱建的,水、电、路都不用我们管,园区还请来了技术专家指导,真没想到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还能学到技术种出了一份‘产业’,这两年,我光靠种植富硒油桃就收入了近10万元,不仅‘供榜’出了两个大学生,家里还盖起了新房。”收获的喜悦早已挂满了他的脸颊。

平安区农业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条七公里长的沟谷地带里,分布了多个这样的大棚,像李索元这样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有多名,带动农户户均增加收入元以上。

搭上了富硒产品快车的还有平安区多家富硒养殖专业合作社,他们所产出的富硒畜产品在市场中常常供不应求。“公司已通过品种改良,免费提供仔猪和收购育肥猪等方式带动养殖农户户,户均每年可增收近万元。”青海联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胜江说:“物以‘硒’为贵,目前,富硒农产品市场售价比一般农产品高30%—50%,硒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产品质量上的改良,更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地处我省东部河湟谷地的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多平方公里,与全国其他富硒区相比,这里的土壤硒元素含量丰富、富硒土壤面积较广、土壤无污染,发展富硒产业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年,平安区被评为“中国十大富硒之乡”。

目前,该区已初步形成了马铃薯、大蒜、燕麦、禽蛋、牛羊肉五大富硒全产业链,从事富硒种养业和生产加工企业达24家,产品种类达30种,年产值1.2亿元。

8月30日,记者从海东市平安区硒与人体健康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区将通过积极引进新品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溯源系统等方式推动富硒产品提档升级。同时,通过加快基地建设、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加工产业提档升级等方式,引导企业发展壮大。

“硒”望之路

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在癌症治疗中使用硒辅助治疗十分普遍,补硒已成为一种养生之道。目前,全世界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

年,科研人员在平安县发现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为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立足富硒资源优势,平安区大力发展蛋鸡、牛羊肉、马铃薯等各类富硒农畜产品,建设富硒产业园,通过多年的探索,使富硒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散到聚,由园区示范到全域发展,逐步成为了全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优化布局,富硒富民。

“我家有40亩(2.7公顷)山地都被流转了,不仅每年能拿到补偿的钱,我还在这里建成的富硒农畜产品科技公司上班,收入挺不错的。”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的农民赵有福说。洪水泉乡地处浅山,由于干旱缺水农作物产量低,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自从发现这里是富硒地带后,土地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来从事农牧业产业化的经营,乡亲们也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青海环宇农牧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建庵也是较早嗅到“商机”的人,在参加了一次又一次国内农产品博览会之后,林建庵发现青海的紫皮大蒜在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几乎是零,于是,他将家乡的大蒜贴上了“富硒”的标签,建成了集科研、加工、恒温贮藏、基地种植、销售为一体的产品多元化企业,其生产的富硒蒜酱深受合肥、北京、广州等多个地区消费者的喜爱,并远销日本、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如今,除了蒜酱这种深加工产品外,富硒西红柿、富硒红提葡萄以及富硒鸡蛋、富硒大蒜、富硒土豆、富硒油菜、富硒牛羊肉……这些农产品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平安区人民政府区长汪源来说,我们坚持以园区为平台、基地为依托、企业为核心、品牌为导向,马铃薯、大蒜、燕麦、禽蛋、牛羊肉五大富硒全产业链已现雏形,金丝黄菊、苦荞、特色果蔬、油用牡丹、食用百合已具规模,反季节羊肚菌培育试种成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华钙果、富硒中藏药材培育进入关键阶段,食药同源健康农业潜力巨大。依托富硒资源,打造健康旅游、健康养老产业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硒”望之策

发展富硒产业,平安有先天优势,更有内生动力。

“川水地区建设设施富硒果蔬种植区、浅山地区建设富硒粮油饲料种植区、半浅半脑地区建设林下富硒散养区、脑山林下地区建设富硒藏茶种植区……”示范园区负责人向记者直言不讳道:“尽管平安区富硒农业发展目前已具备了产业基础,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成效初显。但在高原特色富硒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仍面临着基础设施弱、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缺乏标准化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为此,近年来平安区已建立和完善了富硒特色农业、富硒产品加工等相关标准体系,打造高原绿色富硒产品品牌,通过对外合作与开放,引进优良品种和技术人才,吸引更多的农民和企业参与,规模化产销,以此不断提升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效益。

“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张显强对记者说,平安区的高原特色富硒农业总体上还处于“小而全”的经营格局,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现有的龙头企业装备水平有限,富硒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品种少,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也十分薄弱,带动力不强。

“以富硒蔬菜水果和鸡蛋为例,农民或企业目前没有能力建设高标准的保鲜、贮藏设施,只能在作物成熟时尽快出售,导致一段时期内的市场供需失衡,生产效益不高,同时,外销过程中也存在物流途中损耗过大等问题。”张显强说。

针对发展富硒农业产业遇到的瓶颈问题,平安区也使出全力推动全区富硒产业的发展。平安区积极引导、引进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入园集聚发展,逐渐形成富硒产品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不断推进富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完善科研支撑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是促进高原富硒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动力。为此,省第五地质矿产勘察院院长姬丙艳表示,地区相关部门应不断引进新品种特色作物,进行富硒种植实验、推广、生产,对富硒农产品运用深加工及生物提炼手段生产高端补硒产品。把平安区建设为高原富硒生态养生区,使高原硒都富硒土地既能使群众致富又能造福群众健康。

“硒”望之果

人缺我有,就是优势。

从发现富硒资源,到规划富硒产业、发展富硒产业,平安区正在走出一条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发展之路,富硒产业正深刻改变着平安区的农业产业格局。

据了解,平安区将依托高原旅游产业及富硒农产品资源,全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培训、研发、贸易、博览、休闲于一体的高原富硒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以生物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培育扶持富硒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富硒功能性食品、富硒保健品等科技性龙头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扶贫、富硒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产业,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富硒新业态、新产业聚集区。

同时,建立果蔬生产、饲草、马铃薯、大蒜种植、牛羊肉生产和禽蛋生产“六大富硒生产基地”,建成禽蛋、大蒜、马铃薯、燕麦、牛羊肉“五大富硒全生产链”,通过不断扩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实现提优扩面,带动全区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富硒产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的双促共赢。

在不断推动富硒产品提档升级中,平安区将积极引进新品种,强化示范推广;加大科研投入,制定青藏高原富硒标准,研发、申请一批具有平安标志的富硒商标、成果专利和地理标识;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加快建立溯源系统,打造安全绿色有机无公害特色富硒产品,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