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由于贫富悬殊,居民饮食差别很大。官僚、巨商们吃喝极为讲究,而一般市民大多是饥一顿、饱一顿。普通居民粮食支出占食品费用的八成。一日三餐常年是“一天到晚大窝头,老腌萝卜没点油”。副食品对穷苦人家来说,只能是奢侈品了。20世纪50年代,居民食品消费中主副食支出的比例还不及1:1。
改革开放以来,不仅食品品种增加,质量也不断提升。北京人食品消费逐渐从“主食型”过渡到“副食型”。经济的发展,物流的便捷,“六百里加急”已成为尘封往事,现在的北京,不仅国内的新鲜食品不再难以品尝,就连国外的奇珍美食,也可以“一睹芳容”。像美国凤梨、红提、越南火龙果、印度青苹果、泰国山竹等进口瓜果也占据水果市场的一定份额。绿色无公害水果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果品栽培品种已达多个。遍布京郊的果园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的好去处。再说那不同品味、不同档次的糕点、糖果、奶制品、饮料以及各种小食品,真可谓目不暇接,应有尽有。人们的饮食观念与时俱进,膳食结构也趋向营养、科学、健康、快捷发展。
今日北京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还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旧时有饭庄、饭馆,清末乃至民国时又出现新式的饭店,东兴楼为京师“八大楼”之首。饭庄一般名“某某堂”,如福寿堂、惠丰堂等。饭馆分几种,一种叫面食馆,如包子铺、饺子铺、馅饼铺等,专一经营面食;再一种叫二荤馆,指的是猪、羊肉,分汉民和清真馆,其菜仅限肉类,没有鸡鸭鱼虾等;还有一种叫风味馆,如淮扬馆、山东馆、四川馆等,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拿手菜。旧时有句口头禅:“逛小市、听小戏、吃小馆”,指的就是这类风味馆。前门、厂甸、天桥是当时著名的商业街,茶楼酒肆林立、各种风味小吃云集。老北京上至贵族后裔、官宦子弟,下至城内外平民百姓,无不来此观、玩、吃、买,游人极盛。
如今的北京,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食街早已成了北京的美食符号,如前门大街、簋街、广安门美食商业街、平安大街、苏州街等。老字号鸿宾楼、烤肉宛、同春园、同和居、峨嵋酒家、曲园酒楼、又一顺等,名店宏状元粥铺、庆丰包子铺、永和大王,以及外国特色餐饮店铺林立,异域餐饮与本地美食相交融,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各式各样的美食,真有挡不住的诱惑,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中外食客,令人大饱口福。现在,逢年过节、办婚事喜事或招待亲友,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已不鲜见;在平日,到饭馆吃上一餐可口的饭菜,已属“家常便饭”。(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综合卷·人民生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