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入夏,关于冰淇淋和雪糕的话题似乎不断。
现今,随着越来越多的高价雪糕上市,钟薛高、獭祭、须尽欢等高端雪糕品牌被网友调侃为“雪糕刺客”,而一直走低价亲民路线的雪莲牌雪糕等又被众多网友称为“雪糕护卫”,意在与雪糕刺客对标。
基于雪糕刺客和雪糕护卫,则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容。不少消费者们也开始讨论高价的雪糕是否值得?而低价的雪糕未来又会否消失?
“高价雪糕”值得么?
贵出名的钟薛高也并不是最贵的那个。哈根达斯、DQ、德芙、雀巢、森永、须尽欢旗下的冰淇淋,按照单克单价上看,都有比钟薛高更贵的单品。
整体来讲,贵虽贵,但之所以让消费者叫出“刺客”的原因,是因为比起常规5块以下的雪糕,如今的新雪糕品牌直接跨过5-10元的价格段,杀入到10-30元的高端价位当中。
曾有网友调侃,以前觉得只有小布丁才能不心疼,巧乐兹偶尔还要掂量下,再贵的也不过是10元一根的梦龙,而如今随手一拿就是一个15-20元不等的雪糕,这让我如何承受得来。
除了雪糕品牌,各大企业也纷纷大胆跨界雪糕,比如前几年的西安兵马俑雪糕和五菱宏光MINIEV马卡龙雪糕,还有今年茅台的酒味冰淇淋,恒顺醋业的醋味冰淇淋,也在不断将雪糕的价格拔高至30元以上的超高端价格段之中。
“高价冰淇淋”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笔“高毛利”生意,而对于消费者又意味着什么?
据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发布的《年冰淇淋/雪糕行业趋势报告》显示,雪糕和冰淇淋早已从基础的解暑纳凉的功能性需求到“放纵享受”等情感需求。
正因为此,高端雪糕从高颜值,猎奇口味,健康例如低糖、低脂、低卡、不添加香精,优质原料等角度进行升级,从而满足雪糕消费者的“情感补偿”动机。例如某景区的“樱花”外形的雪糕,钟薛高推出的低糖丝绒可可雪糕,其含糖量比常规版低14.8g,还有梦龙选用巧克力、果酱、奶油等好原料。
不过,让我们回到吃雪糕的初衷,即吃雪糕究竟是为了什么?雪糕再好看,再营养,但最终是为了“好吃”。高价雪糕能做到“更好吃吗”?
作为“高价雪糕”的正方,小艺(化名)认为,“你们说的天价66元的钟薛高,只不过是品牌的一种噱头,真正在冰柜里常见的也就12-15元不等,也不是到吃不起的程度,它牛乳含量就是比别的冰淇淋更高,口味就是比别家香,我就是愿意买单。”
作为“高价雪糕”的反方,易思(化名)则觉得:“是不是有点一味过度地消费升级了?钟薛高虽然好吃,但其他也不差。动辄10元起终究是贵,可能一个夏天就尝那么一次,我最常买的价格段是5-10元,比如光明的奶砖,也足够好吃了。”
但不管怎么说,市面上总会有消费者因为品质去选择高价的冰淇淋。近些年,包括钟薛高,还有喜茶、奈雪的茶、拉面说等在内的新消费品牌层出不穷,“品质”和“贵”永远是他们的两大关键词。他们被称为网红,却也常被人质疑不能“长红”。当然,从这些年的发展看,这一波新品牌也成功收割了一波属于自己的忠实用户。
不过,就在前几日,某网友发现钟薛高冰淇淋1小时常温下不融化,从而引发大众热议,纷纷担心产品含有大量添加剂。而官方回应称,其雪糕中主要成分为牛奶,固形物含量40%,使用少量食品乳化增稠剂,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添加。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总归是有些膈应,认为贵的品牌应该更加“纯天然”,而非加入添加剂。关于这些产品细节,正是高端雪糕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也不是第一次高价雪糕引起质疑。有报道称,钟薛高在其销售产品酿红提雪糕页面宣传“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果糖带来更馥郁的香气,只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葡萄种植区特级红提,零添加,清甜不腻”的内容,但检验报告显示,该红葡萄干规格等级为散装/一级,宣传特级红提构成虚假宣传,特级红提实为散装红提,可谓啪啪地“打脸”。
用户不傻,他们要买的是“贵且值得”的冰淇淋。另外,都说要尊重市场的自然选择,但这些躺在冰柜里的雪糕刺客也应该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7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已正式落地执行,该规定针对明码标价和价格欺诈作出详细规定。要求不管大小商超在收购、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时,都应该明码标价,不应存在任何欺诈行为。雪糕刺客也需要明码标价,在用户知情的情况下购买。
低价雪糕会消失吗?
在一些冰淇淋新品牌贵得离谱的当下,曾经几毛钱一支的棒冰,也并非完全消失了。
例如良心的“雪莲”牌雪糕被网友挖出,依旧保持着自己的5毛钱情怀,定价13年没涨。
也正因被重新